印度对华签证的门槛还是太高了

   2025-08-01 kongyu750
核心提示:自去年10月中印领导人喀山会晤以来,两国关系呈现出向合作主航道回归的趋势。其后一段时间,中印通过密集磋商谈判,就边境有关问

自去年10月中印领导人喀山会晤以来,两国关系呈现出向合作主航道回归的趋势。其后一段时间,中印通过密集磋商谈判,就边境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今年,印度各层级官员接连访华,印度外长、印度防长都是时隔5年再度访华,向外界持续释放双边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已于6月恢复,展现了中方的诚意和守信。印方在旅游签证问题上有所放宽,也是双方相向而行的应有之义。据官方信息,中印相关部门正在为中印直航复航做工作,我们希望两国直航能够早日开通。解除对中国留学生、学者、记者等人群的不合理限制,取消针对在印中企的投资和经营壁垒等,印方也需尽快提上日程。


很多人关注到,印度对华旅游签的“门槛”颇高,比如申请者要提交余额不少于10万元人民币的6个月银行流水,还得去北上广三座城市递签。这些标准既未恢复到5年前的签证水平,也与当前各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推动人员便利往来的国际潮流存在明显“温差”。何况与中方2024年向印方发放28万份签证相比,印方的动作也只是开头而已。因此,在欢迎这一“进步”的同时,仍需观察印方在出签率、游客服务与安全保障、放宽签证条件等方面能否迈出更大步伐。印方应为增强彼此互信、消解认知鸿沟、培育民间善意多做增量。


7月23日下午,有中国出行平台数据显示,以印度德里为目的地的搜索量瞬时增长。中国游客赴印将推动当地旅游业乃至经济增长,印度10年前对华推出电子签时就是这么想的。但10年后,恢复签证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相关政策优化更要着眼于弥合两国民间因交流阻断造成的隔阂。对此新德里要算大账。印度在过去5年错失的不少发展机遇,恰恰源于印方一些人在国际关系“精算师”的角色中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印方要认识到,开放及便利化旅游签证对其自身有利,而不是对中国游客的“恩惠”,在争夺中国游客市场方面,印度已经远远落后于尼泊尔、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邻国。


放开旅游签证应当被视为两个东方大国民间重新流动往来的新起点,是两国民众重建互信的契机,也应当成为两国在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深化合作的催化剂。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中印两国当前最大的“公约数”。中印各自的市场规模、发展潜力都很大,如果那些曾经因交流阻断而搁置的合作项目,能在不远的未来得以重新启动,它们将为两国互利共赢、亚洲经济增长增添引擎。而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同在上合、金砖等框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印应该、也可以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贡献更多东方智慧。


印方近来多次表态有意改善对华关系,如何让中国社会感受到新德里的真诚而非算计,这很重要。中印关系要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就要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付出努力。这考验着印度能否摒弃地缘政治博弈思维,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等重要共识;能否将“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的做法转化为持续的政策优化与实际行动。这是一场有关28亿人民的“龙象共舞”,印方应深刻认识到其中的重量与意义,以更主动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与中方携手走上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