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票房会破20亿,看某些人气急败坏的样子,真丑

   2025-08-05 kongyu880
核心提示:文案 | 易幸编辑 | 南枫是不是抗日题材,只要出现在院线就是错?久违的主旋律,终于卷土重来了。作为抗日胜利80周年纪念日,今年

图片

图片

文案 | 易幸

编辑 | 南枫

是不是抗日题材,只要出现在院线就是错?

久违的主旋律,终于卷土重来了。

作为抗日胜利80周年纪念日,今年的红色题材待播片阵容格外震撼。

而《南京照相馆》首先迎战,为同题材作品来了个开门红。

图片

不得不说,申奥导演确实有点东西。

作为新人导演,从《受益人》到《孤注一掷》再到《南京照相馆》,三部作品就可以在暑期黄金档站稳脚跟。

首次接触主旋律,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图片

就连影视大V都忍不住连连称赞,称其为“暑期档之光”。

图片

然而,评论区的某些莫名其妙的言论,却看得我眉头紧皱。

有人代表家长,大喊太血腥不适合孩子看,这种常规操作观众再熟悉不过。

可偏偏有人又说导演对日本鬼子抱有幻想,批判得不够彻底。

到底要哪样啊这是。

图片

图片

甚至有人直言“这样的电影不看也罢”。

他一边说历史要铭记,一边又说电影达不到倡导和平的目的,反而早就了“U型锁”。

图片

拍大尺度,被“家长”举报,收敛着拍又被批判“有幻想”。

这简直太离谱了。

而在看完整部电影后,我只想说:

谁有鬼谁知道!

《南京照相馆》将视角聚焦在一群小人物身上。

男主苏柳昌(刘昊然饰)是个普通的邮递员,为了在日本人的枪口下活着,他谎称自己是照相馆学徒。

虽然老板不喜欢这个假学徒,可他还是收留了苏柳昌。

图片

金承宗(王骁饰)正是照相馆的老板。

他将仅有的活命机会给了妻子和女儿,为了不被日本鬼子残害,女孩被迫剃了头发。

图片

一个小小的照相馆,把这几个人困在其中,虽然有了活下来的机会,可他们都知道,日本人不会把他们留在最后。

影片中,有两个角色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图片

其一,是日本摄影师伊藤。

一开始,他是温文尔雅,看起来与世无争的。

相信不少观众与我一样,前面还以为这又是影圈惯用的“洗白”伎俩。

图片

没想到,随着剧情的发展,伊藤的真实嘴脸才暴露在镜头前。

他虽然会对得性病的日本人冷眼相对,可在记录小日本杀戮的过程中,从来没有体现过任何不适。

伊藤嘴里总说“我们是朋友”,可他的骨子里的冷血与残酷,却已经完全藏不住了。

图片

其二,是翻译王广海(王传君饰)。

“翻译官”这仨人一出现,紧跟着的关键词,大概率会是“汉奸”。

然而,用这两个字来形容王广海,并不贴切。

为了活命,王广海每天对日本人低三下四,可他还没失去人性和良心,更多是为了帮别人活下来,不得不在鬼子面前进行伪装。

图片

与其洗白“尚有些良心”的小日本,将这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落在中国同胞身上,再适合不过。

而且融合历史背景,王广海的遭遇,也的确非常具有讨论意义。

图片

在我看来,他到最后是必定会觉醒的。

可惜,还没到觉醒之时,已经死在日本人的枪下。

图片

当然,一部电影当然可以有各种声音。

可这部影片的差评,大部分都没说出个一二三。

比如开头有网友吐槽《南京照相馆》故事是“虚构”的,然而,只要稍微了解一下罗瑾的生平,就知道故事的可信度。

图片

日本人侵占南京时,罗瑾正是南京某家照相馆的学徒。

他发现小日本拿来洗照片的胶卷,全都是屠杀同胞的画面,于是多洗了几十张保留下来。

后面的庭审中,保留下来的16张照片,作为“京字第一号铁证”,为日本战犯认罪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图片

所以,在描述历史的影片中,哪有什么真心的不喜欢。

要么对导演水平感到不满,要么,就是一肚子邪火没地方发泄,而电影又找不到槽点,只能用毫无逻辑的论点无脑黑。

图片

其实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出现在《南京照相馆》中。

即将上映的《731》更是典型中的典型。

这部影片从立项开始就极其艰难,如今耗时8年才能与观众见面。

当然,还记得上一年定档时,只15秒预告片,就引起了网上的轩然大波,网传被举报了上百万次。

图片

评论区甚至惊现“关我啥事”、“太血腥”、“禁止上映”等词汇。

曾几何时涌现的“贩卖战争伤痛”等言论也席卷重来。

明明是我们遭受过的历史,光是描述出来竟然都要被国人抵制,这简直太荒谬了。

图片

图片

对比之下,《南京照相馆》其实只是将南京大屠杀背景下,一个小小照相馆涉及到的几个人描绘了出来。

照比导演自己所说,影片中呈现的,与日本鬼子的恶行相比还原不到百分之一,可依旧会让观众深恶痛绝。

而《731》其实也只是原原本本将731部队,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的恶行展现在大银幕之中。

图片

没错,只是把经历过的讲出来而已,就已经让不少人跳脚。

一部电影都让他们如此害怕,可见那段历史的黑暗,一手造成如此灾难的人有多么恶毒。

只要有抗日题材的电影,就总有“宣扬仇恨”这种声音冒出来。

可事实就是,血债滔天、冤魂不散,这样的仇、如此之恨,该怪的是谁,又凭什么指责受害者“宣扬”?

还是那句话,如果导演水平不佳,或者人物逻辑出现了bug,并不是不能吐槽。

但,找不到槽点就硬黑,目的不要太明显。

图片

或许也正是有这些人不断涌现,主旋律电影才更不应该从国产片市场中消失,而且最好每年都出现一部佳作,反复惊醒国人,如今美好生活来之有多不易。

如今我们国力强盛,才更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在暴虐行径下无辜丧命的亡魂。

对于那些为罪犯强行洗白的人,我只想说:

天堂里也不会有汉奸。

图片△《731台词》

无脑黑的评价,并不会阻挡想看的观众的步伐,反而会暴露其内心的丑恶。

这种电影,就应该大拍特拍,拍得某些人黑不过来。

-END-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