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含有十六种氨基酸、十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丰富的食物纤维,具备低热、低脂、低糖等特性,是名副其实的健康食品。”山东汇润膳食堂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李奕颉介绍道。
作为全国最大的魔芋研发制造商,公司深挖魔芋营养价值与市场潜力,将魔芋的健康理念融入每一款产品,为消费者带来了美味与健康的双重体验。其研发产品在国内超市市场占有率达到65%,目前,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并入驻胖东来、永辉、盒马鲜生等160多个国内一、二线城市的知名连锁商超。
一个城市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做大做强自身优势?
透过汇润膳食堂这个例子,安丘产业发展的经纬有迹可循:瞄准健康食品这个未来消费风口,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着力推动从农业大市向健康食品强市转型升级,构筑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种植端:发展生态农业,贯通全产业链
作为全国农产品出口的“冠军”城市,山东潍坊安丘市以年均60万吨的蔬菜出口量,常年占据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份额的七分之一,在国际市场立起了“世界菜篮子”的金字招牌,被誉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县”。
如何让农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更大的发展胜势?安丘果断决策:从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生态进阶,换条赛道再冲刺。
走进位于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前儒林村村南的汇海生态农场,温室大棚里鱼池的潺潺水声取代了传统农作的喧嚣,鱼群在水池中自由游弋,水培蔬菜在种植面板中舒展枝叶……成批的有机蔬菜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餐桌。生机盎然的生态场景,也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摘观光的乐趣。汇海生态农场通过“生态种植+精深加工+研学观光”的三产融合模式,让600亩土地实现了3000万元的年产值。
近年来,安丘市以“打造中国生态农业第一县”为目标,发展全域生态农业,推广有机种植,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生态体系,聚力打造全国最放心的健康食品原材料供应基地。
作为安丘发展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汇海生态农场依托汇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建成冬暖式大棚11座、连栋薄膜温室4座、玻璃温室1座,统一配备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设备设施。棚内果蔬种植使用酵素有机肥料、生物菌肥,持续改善土壤品质,种植作物涵盖一年四季。其“鱼菜共生”项目,通过鱼类自然净化、微生物生态培育等,从源头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让果蔬种植成本每茬可节约20%以上,亩产更较传统种植增加4倍。
变则通,通则久。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安丘坚持全产业链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创新芦笋+金蝉生态种养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芦笋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从种源上保障大盛芦笋抗病性全国最好、质量品质全国最优。同时组建顶尖专家团队制定产业“十举措”及激励政策,依托独创的种养技术规程和“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仅一年半,生态芦笋面积突破1500亩跃居潍坊首位,已收获两茬,带动32家家庭农场亩均收益最高突破6万元,村集体同步增收。“我们要像安丘草莓产业一样,基本实现从种子到育苗到研发一条龙,通过完善的产业链将农产品价值发挥极致。”安丘市大盛镇党委书记臧亮说。
系统性转型后,安丘生态农业已然成势:建成覆盖56种农作物的生态化管理体系,年产生态果蔬超200万吨;13种“土特产”获国际生态溯源认证,30余种生态农品重现“老味道”,20个品牌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名特优新认证,平均溢价25%;1400余家农场完成生态化转型,带动生态种植面积30万亩,农民增收26亿元,“大棚连片、农场成群”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加工端:精深加工转型,强化科技赋能
“前不久,企业刚刚通过总部验收,就火锅底料产品开展深度合作。”山东安佳鲜汇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安峰介绍,公司凭借高端调理产品研发团队和生产技术,先后研发出多款速冻米饭团、调理海鲜产品,与华莱士、西贝莜面、麻六记等国内头部餐饮企业及辛选、尖峰食客等知名电商团队开展业务合作,正在着手开拓欧盟、东南亚、日韩等国外市场。
为了向附加值更高的健康食品转型,安丘市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企业拓展精深加工,赢得持续发展动力。
目前,在安丘食品行业中,渠风食品、华涛食品、健奕宏、汇润食品等与中国科学院、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研发新产品,该产业有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5家,潍坊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食品加工企业科技动能持续迸发。
“下一步,我们将集聚科研资源、高科技项目、高精尖人才,成立市级共享健康食品科研中心,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健康食品产业‘中关村’。”安丘市科技局局长褚磊介绍。
产业向好,离不开完整且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安丘高标打造高端食品产业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园区管理服务,完善产业链配套项目。
目前,该市食品加工产业各细分赛道产业基础良好,前景广阔:大姜深加工赛道,已有福化食品、三涛食品等一批潜力好的加工出口企业,正在向生姜油、调理姜片、生姜饮料等大姜系列药膳食品、健康食品发力;果蔬深加工赛道,源清田食品、神户物产、清水物产、日世食品4家在日本行业排名前5的食品企业均落户安丘,农业开放发展潜力无穷;功能性食品赛道,行业龙头企业健奕宏深耕功能糖醇赛道,产品综合品类世界首数;高端宠物食品赛道,宠物食品产业工园不断充实,派勒特生物科技项目正在逐渐释放产能;畜产品深加工赛道,鲁丰集团、和盛园食品等骨干企业大力创新产品品类,开拓国内市场,带动上游畜禽养殖产业发展,春江食品、天润食品等屠宰企业向特色酱卤鸡鸭食品转型,深加工率不断提高。
为了在生产端进一步稳固安丘食品安全、生态、健康底色,安丘实施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筑强循环生态农业基础,安丘将进一步强化本地食品加工企业与生态农场协同发展,推广‘食品生产+原料产业’模式,引导企业优先采购本地优质果蔬和畜禽产品,推动食品产业链供应本地化。同时,继续突出一个‘严’字,提高原材料标准,在加工端进一步强化安丘食品的健康属性。
销售端:瞄准高端市场,放大品牌效应
在北京顺义优山美地别墅区一家生态果蔬店门口的大屏幕上,远在560多公里外的安丘汇海生态农场现场采摘新鲜果蔬的画面正在实时播放。店里西红柿、水果奶油小黄瓜等各色有机果蔬琳琅满目,布满货架。
“今年,我们线下打造了第一家北京实体店‘好食鲜’店铺,农场种植的生态农品每天从山东安丘发货,次日即达,月供货量稳定在60吨左右,价格比常规产品高出20%。消费者可以进店购买,或手机扫描店铺码一键下单,自动配送上门。”安丘汇海生态农场负责人贾国亮说。
近几年,以汇海生态农场为代表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安丘农耕”区域品牌的加持下,走出安丘,带动有机西红柿等生态农品畅销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凸显了“地域标识+产品实力”打破地理壁垒的市场开拓效能。
作为“农产品出口第一县”,安丘在国外有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涵盖日韩、欧美、中东等地区。近年来,该市瞄准前景广阔的国内高端市场,以“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搭建全品类健康食品销售平台,整合零散资源,将安丘的生态农产品和优质深加工食品全部纳入品牌运营,形成“线下闯高端市场、线上做高端店铺”的营销局面,让安丘健康食品成为家喻户晓、守护舌尖安全的代名词。
走进安丘农耕在北京新发地设立的产销对接服务中心,随机拿起一盒双码认证的生态果蔬,只见“安丘农耕”的品牌标识居中,两侧一绿一蓝的分别是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和原产地溯源码,只需扫一扫,产品的各项检测信息和种植信息一目了然。
为实现农品优质优价,安丘创新推行“质量安全码+生态原产地码”双认证体系,为全市13万多家生产经营主体建立数字档案,对70余种果蔬实行“田间到舌尖”的全程追溯,筑牢“安丘农耕”的品牌底座,在“双码”加持下,该市生态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25%以上。
“通过农产品直采直销的新模式,安丘与北京新发地、上海鹏欣集团等全国头部集采商合作,年直供国内高端市场20万吨以上,越来越多的安丘好品正陆续发往全国各大城市,通过盒马、山姆等商超走上全国人民餐桌,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价值突破216亿。”安丘农耕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翀介绍。
近年来,安丘持续实施‘安丘农耕’品牌提升、网络营销升级和企业‘抱团出海’三大行动,支持企业开展出口资质认证,参加境内外高端展会,定期组织企业赴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考察交流,持续巩固日韩、欧美等海外市场,开拓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着力将安丘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农产品集散地。
昔日耕耘硕果丰,今朝奋进更可期。安丘正以大农业观和为引领,构建全产业链健康食品产业,通过农业产加销全环节创新、深领域融合,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助力安丘这座全国生态健康食品之都加速崛起。
编辑:李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