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ra在汽车行业的流行与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事实:工具的诞生,是基于时代背景下的方法论,但不同的工具,对方法论的落地,却有非常大的影响。通用领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于解决垂直领域的一些深层次的使用场景,可能会有不少gap。
ASPICE的本质是系统工程,而非项目管理,通过简单的跨领域的软件工具引进,很难完全覆盖汽车V模型全周期的数字流程。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继续在Jira上做更深层次的自定义开发,因为Jira提供了非常友好的开发环境、数据库调用、以及一定程度的代码开源。
不过,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最为优秀的软件代表,就像个人PC操作系统的进化之路,从70年代的UNIX,到80年代的麦金塔、Windows,再到2000年前后的Linux、Android、iOS,再到如今正在不断进化的华为鸿蒙,带来了跨设备协作的非凡体验,每个时代诞生的操作系统,都力求解决那个时代发展下,上一代操作系统无法未卜先知的未来,从而未能覆盖的应用场景。
因此,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在汽车越来越向消费电子进化的路上,在ASPICE越来越向敏捷开发融合的路上,我们既需要一些新的方法论,同时,我们也需要基于新的方法论,基于这个时代下的汽车开发场景(比如基于CICD的HIL测试,比如OTA,比如安卓系统上车,这些我们在10年前、20年前的车子里完全没有的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了标配),开发出一些新的软件工具来。我们开发的MappingSpace可能是其中的一款,但无法代表所有人的思考逻辑和理念,就像带来了流水线理念,带来了精益理念,我们希望在汽车软件基础设施这个领域,也能有更多玩家一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中国造车带给世界的一种新的车载软件开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