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安法院青铜法庭干警在柴坪派出所,联合派出所民警调解了一起因“熊孩子”一招“锁喉”引起的校园纠纷。
2025年7月4日,四年级学生小明在课间与同班同学小军嬉闹时,对小军使用了其在手机短视频上学到的“锁喉”动作,导致小军颈部充血受伤,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了争议,小明将小军及其监护人诉至法庭。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bs.eyameya.com/file/upload/202508/14/081600451.jpg" />
案件受理后,为了让当事人少跑路,法庭决定联合距离两家更近的柴坪派出所共同开展调解工作。在正式调解前,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到此类纠纷的性质和后果,特意播放了几个同类型的未成年人健康权纠纷普法视频。视频中,一个个因孩子不当行为引发的伤害案例,以及法律对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的明确解读,让在场的家长和孩子都深受触动,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了下来。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bs.eyameya.com/file/upload/202508/14/081600161.jpg" />
随后,法官又从情理的角度,耐心引导双方重建互信友好的同学关系。派出所民警结合治安管理经验,分析校园纠纷的化解之道。经过两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小明家长当庭向小军赔偿各项损失2000元,这起纠纷在情理法的平衡中得到了圆满解决。
下一步,青铜法庭将始终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理念,持续推进校园纠纷快速调解通道建设。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及“模拟法庭”体验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积极联合派出所、学校和家长构建协同调解机制,呼吁学校及家庭加强对青少年的情感引导,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