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48小时内,为了促进俄罗斯尽快结束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问题,接连打出一系列制裁措施。这不仅包括宣布对进口自印度的商品加征高达25%的关税,还对中国发出强硬的警告,表明他们可能会采取类似的制裁行动。
在一场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特朗普清楚地表示,关于实施针对俄罗斯贸易伙伴的二级制裁问题,美国将会加大力度。他指出,尤其是关于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制裁措施。特朗普的表态无疑是向全球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传达出了一种强烈的压力信号。
当前,印度和中国被视为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因此外界普遍猜测,美国可能会对中国实施25%的关税。在面对这种威胁时,我国驻美国大使馆也做出了迅速反应,发言人刘鹏宇在接受俄罗斯塔斯社采访时强调,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合作完全是在国际法的框架内进行的,合法合理。他表示,中方始终坚决反对美国实施的非法和不合理的单边制裁,包括所谓的长臂管辖行为。
紧接着,刘鹏宇还补充了一句引发俄罗斯高度关注的话,中方认为,通过关税战来施压是毫无意义的,且这种斗争不会产生任何赢家。这显然是在告诉美国,虽然中方愿意与美方继续进行磋商与合作,但绝对不会接受不合理的胁迫和施压。同时,他指出,美国当前对俄罗斯施加的能源制裁,并不是经过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批准,而是为了满足美国自身在能源销售方面的经济利益所采取的单边措施,因此我们对此不能给予承认。
现阶段,观察美国的经济形势,可以发现特朗普再度施压的策略难以达到他的目的。近期美国的就业数据造假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表明关税战使得美国经济和贸易情况越来越糟糕,同时也引发了全球对美国市场信用危机的担忧。经济的不稳定显然让特朗普的施压策略失去了以往的底气。
在与中国的谈判问题上,我国的态度始终坚定,加上对稀土的反制措施以及关税战造成的成本波动,这些都将在下半年逐步向美国的消费市场传导,特朗普的施压成本也在日益上升。
实际上,特朗普此番通过俄罗斯石油出口问题施压的核心目的,是希望促使印度签署一项贸易协议,而次要的则是希望通过打击俄罗斯的财政收入来影响俄乌冲突,并迫使中国在8月12日关税展期90天前的谈判中做出妥协。显而易见,我方的坚决表态评估中美瑞典的经贸谈判立场。同时,俄罗斯也因为我国的坚定立场感到放心,从而在与美国的对话中能够有更多的余地去寻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