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的诞生,是四通利方、华渊资讯、华登集团三 家公司合作的结果。 四通利方是北京中关村一家高速成长的风险投资公司。 1993年12月,在四通总裁段永基 500万元港币的支持下, 注册成立。创业人王志东时年27岁,已有“中文之星” 的成功业绩。 王志东出生于广东,毕业于北大。公司以开发互联网 中文软件和开办四通利方站点赢得第一笔风险投资 650万 美元,1997年,公司价值为初创期的23倍,达到1500万美 元。王志东一直保持着工程技术人员的风格,对媒介的态 度保持低调,没有私车,办公地点选择在北京中关村的一 所小学里。 华渊资讯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在台湾设 有分公司。1995年初,斯坦福大学的三位学生创办“华渊 网”,同年夏天,该网站的日点击次数突破25万,造成校 园网络阻塞。在与四通利方合并前,华渊已成为美国最大 的华人网,日页面访问量突破100万人次,注册网员 19万 人。在引入风险投资、进行股权转让之后,由姜丰年出任 总裁。 华登国际投资集团1974年创建于美国旧金山,管理的 基金超过12亿美元,专门对新兴的但有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进行风险投资。华登在亚洲投资的成功案例包括:世界最 大的多媒体计算机制造公司--新加坡创新科技公司,世界 最大的调制解调器制造商--台湾致福公司等。华登(中国 )创业投资公司成立于1994年,股东包括美国摩根银行、 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达利银行等,在中 国的投资项目包括广东科龙、无锡小天鹅等。四通利方最 早引进的65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主要就是由该公司引进 的。集团副总裁茅道临出生于上海,是四通利方的董事。 65天闪电战 1998年9 月下旬,姜丰年来到北京,住在国际艺苑假 日饭店。在美国的时候,他就听说王志东和SUN 公司合作, 运用JAVA开发中文软件。此时,姜已将华渊网经营得风风 火火,此行的目的之一,便是来国内探宝,看看有没有可 以在海外代理的产品。 王志东几次去硅谷,都听圈内的朋友提到姜丰年。这 一次,王志东租了一辆夏利车开到饭店,专门去看望姜。 两人见面后,彼此介绍了自己公司的经营业务,姜丰年才 消除了自己的一个误会:“原来利方不仅有很好的产品, 而且还有一个访问量这么大的站点!”此时,姜已萌生联 合之意。姜进一步投石问路,谈到当今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两人交换各自公司的理念,发现竟是惊人的相似:都是把 开拓中文网络作为发展方向!“为什么不可以联合呢?” 两个人的思路碰撞到了一起。此时,两人见面仅30分钟, 一项震动全球华人网的并购计划已经打下伏笔。 第二天,姜丰年应邀到四通利方公司,见到软件开发 专家严援朝以及从美国来的财务专家马克。在公司的四层 办公楼里,近200 名各大名校毕业的精英,紧张而有序地 工作,公司的形象以及工作的气氛,给姜丰年留下深刻的 印象。姜丰年退掉回美国的机票,转道香港,和华登集团 副总裁茅道临见面,因为华登集团同时担当着四通利方与 华渊资讯的融资公司。茅道临听了姜丰年的想法,表示非 常愿意努力促成这件事情。 10月,王志东赴美国,和姜丰年、茅道临见面。临行 前,公司的人问他准备去多少天,他说:“这个协议签不 成,我就不回来。”在美国,有关并购的几十个程序性的 问题都在10多天的紧张工作中完成。协议签完的最后一天, 姜丰年向王东志提出一个问题:双方合并后的新站点该叫 什么名字?华渊的英文名是SINA,姜丰年的策划人提出新 网站的中文名用“赛诺王”,但姜一直觉得字面没有含 义,不到位。 第二天早晨,王志东回话: “我想了一晚,取了个自认为还不错的名字。你认为 新浪两个字怎么样?” 姜赶到公司,在“赛诺王”的印刷品即将付印之前, 将一切工作停下,向公司的员工征询,得到一致肯定。 新浪网由此诞生! 会走上瀛海威的老路吗? 就在两网紧张合并的时候,网络界出了个爆炸性新闻: 中国第一网络公司瀛海威总裁张树新离职后,15名高级员 工又集体辞职。曾在全国铺天盖地做广告的瀛海威,被许 多人看作是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之路”。现在,瀛海威的 经营每况愈下,又遭此沉痛打击,是否标志着中国的因特 网已走到了尽头? 在“利方掀起新浪”的新闻发布会上,新浪网发布了 自己的宣言:“新公司将设立名为‘新浪网’的中文互联 网站,在北京、上海、台北、香港、旧金山等地设立分公 司或办事处,并开通相应的地方版网站,组建中文Internet 门户、虚拟社区和其他最新的Internet网络内容,大力发 展中文Internet软件技术,全面提供软件、新闻、信息和 网上服务等功能,力争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让记者似曾相识的是瀛海威当年在全国迅速铺开的情 景:在全国8个城市设立节点,规模扩大,异地经营。 结 果给公司赢得的只是“概念”,而消耗的却是有限的资金。 茅道临作为两家公司的融资者、牵线人,很慎重地作 了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新浪网的经营将是开放式的,入网完全免费, 和瀛海威的“美国在线”模式完全不同。新浪网的设计基 于全球网络发展的两大背景:其一,微软与网景之争使网 络浏览器成为网络发展热点,新浪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很 理性地避开,选择了中文网络开发的方向;其二,雅虎中 文站点的设置,正式拉开了新一轮竞争的帷幕,同时也培 育了市场,对于新浪既有压力,也有益处。目前国内有很 多办得好的中文站点,有的在新闻发布上有优势;有的在 提供分类信息上有优势;有的在网上中文站点搜寻上有优 势。新浪将考虑设置一些栏目,专门提供给各大媒介的知 名记者编辑,使之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网上社区。 第二,新浪网的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理念是高度一 致的,这也是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瀛海威在发展的 过程中,有过经营理念上的争议,其中是经营成“商务网 络”还是“平民网络”,曾困扰着决策层和经营层。新浪 虽由两家网络公司合并而成,但是双方的目标非常一致, 双方负责人彼此高度信任。即使在合并的过程中,也没有 请中介公司评估各自资产,而是充分相信对方提供的数据。 同时,两家公司的业务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如今,双方的 优势技术已应用于新网中。 多数人看好新浪网 在新浪网建立的信息发布的第三天,许多网友在“搜 狐”站点上参加了一个民意测验:“您对新浪网前景的预 测?”据统计,从12月3日下午2:30至12月4日下午3:30, 共有1437人投票,其预言“成功”的占71.9%, 预言 “失败”的占10.8%,认为“难以预料”的占17.3%。 “四通利方”更名“新浪”,很多网友认为王志东损 失了一个响亮的品牌。四通总裁段永基也坦言,四通公司 内部的确有人不理解。段永基自己的看法是:如果企业家 经营的是企业,看起来好像不值;但企业家根本上经营的 是资产扩张,所以当然值。 新的公司由姜丰年担任董事长,王志东担任总裁,严 援朝担任总工程师,马克担任财务总监。新公司的名字目 前还没有定下来,公司结构调整工作正在进行,预计2至3 个月以内调整完毕。 新公司还将引入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明年将在美 国“那斯达克”上市,争取成为第一家中文网络上市公司。 茅道临对记者说:“你可以过三四个月再来看一看, 你会发现大不一样。新浪这个名字好,网络竞争的时代, 是和时间赛跑,我们要每隔三四个月,就在网络上冲出一 道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