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真相为何20年后才“浮出水面”?胡志明的遗嘱,真的被篡改了吗?

   2025-07-27 kongyu980
核心提示:阅读本文之前,麻烦先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方便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获得更深的参与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令人难

阅读本文之前,麻烦先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方便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获得更深的参与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有人真的做出了篡改他人遗嘱的行为。

而被篡改的遗嘱主人,正是越南的民族英雄和领袖——胡志明。

这位老人临终时孤独地躺在地下室,身边没有儿女陪伴,也没有革命战友相伴,只有一个心怀野心的黎笋在旁。

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越南表示慰问,然而得到的却是一份充满野心的遗嘱,宣称将主宰整个印支半岛,甚至剑指东方大国中国,这与胡志明一贯的风格截然不同。

这到底是老人临终的最后坦白,还是遗嘱被人为篡改?为何最初胡志明的遗嘱没有得到完全执行呢?

1969年9月2日,正值越南国庆假期,街头巷尾弥漫着欢庆气氛,却无人察觉他们的精神领袖胡志明正悄然闭上了眼睛。

老人离去时极为平静,身旁没有亲朋好友的悲痛哭声。

甚至连曾一同奋斗的越南共产党领导人,也被黎笋挡在门外,理由是“总理神志不清,不便见人”。

或许是为了不打扰越南人民的节日情绪,政府决定在9月4日才正式发布胡志明逝世的消息,同时将逝世时间改为9月3日。

然而,当众人沉浸在哀悼中时,胡志明的遗嘱却让参加悼念的几国代表感到复杂和困惑。

1969年9月9日,这份遗嘱正式刊登在越南《人民报》上,全越南仿佛笼罩在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中。

其实,早在数年前,胡志明就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这份遗嘱经历了多次修改。

直到1969年他身体极限之时,遗嘱才定稿为“最终确认版”。

公开的遗嘱显示,胡志明对自己的身后事安排极为细致严谨。

他不希望越南人民因他的去世而过于悲痛,还特别嘱托不要火葬他的遗体。

遗嘱中,胡志明回顾了自己戎马一生,缅怀越南共产党曾经的光辉岁月,并将前人经验教训总结后,作为指引留给后人。

正是这份指引,让在场的人感到震惊不已。

胡志明在遗嘱里明确提出,未来越南将主导整个印支半岛。

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将原本分散的东南亚诸岛重新整合,届时全球政治格局将被深刻改变。

他还表达了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兄弟党派间矛盾的痛心与忧虑。

而1969年,政见分歧、彼此矛盾的兄弟党派具体有哪些?

此前中苏关系趋于冷淡,越南始终保持中立。看到遗嘱后,不禁让人怀疑是否要与苏联联手对抗中国,形成夹击态势?

遗嘱公开后,不仅中国民众一头雾水,越南共产党部分高层也难以理解,特别是当时担任越南驻华大使的黄文欢。

作为与胡志明一同奋斗多年的革命战友,黄文欢对胡志明的立场和观点十分了解。

在他看来,遗嘱中涉及共产国际的内容,与胡志明一贯坚持的立场完全相反。

毕竟胡志明执政期间,越南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

当年,巴黎和会上中国蒙受屈辱,越南人民要求法国归还越南自决权的呼声同样未被接受。

面对共同的屈辱,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民族觉醒浪潮兴起,胡志明也开始关注共产主义理念,期望用这一新潮流为越南开辟未来。

1920年,在他和其他共产主义者的努力下,法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他成为首位来自越南的共产党员。

当时年轻的周恩来、邓小平等也在法国求学,几位志同道合者相识相知,结下深厚友谊。

1924年,胡志明首次踏上中国土地;1949年底,他带领十七人小队徒步数十天,来到中国寻求援助。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越南人民驱逐了法国殖民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并在美军火力压制下坚持抵抗。

因此,黄文欢很难理解胡志明为何临终将矛头指向中国。

后来,黄文欢在越南共产党高层工作十年,终于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1979年,他借赴德国治疗之机辗转前往巴基斯坦,敲开了中国大使馆的大门。

当时他是越南副主席,因政见与黎笋相左受到多方排挤,此行是寻求政治庇护。

在中国治疗休养近一个月后,黄文欢在北京召开记者会。

一方面回应黎笋对他的“党性不足”、“通敌叛国”等指控;另一方面揭露黎笋的真实面目。

黄文欢指出,那份刊登在《人民报》上的胡志明遗嘱,很可能是黎笋“修订”的版本,甚至连去世时间都被篡改。

胡志明真正去世时间是9月2日,因当天是国庆节,黎笋提议推迟一天宣布,且当时他们都同意了。

遗嘱是在主席去世第二天才公布,文件上有黎笋与胡志明双签字,但登报时却只出现胡志明签名。

如果遗嘱属实,为何不直接刊登手写原件,反而用印刷版本制造迷惑?

黄文欢的这些质疑,自然未获黎笋正面回应。

直到1986年黎笋去世后,曾被“封锁”的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

1989年9月1日,越南政府公开承认胡志明真实去世日期确为1969年9月2日,而非此前报道的9月3日。

同时公布了一份遗嘱“补充材料”。

补充内容显示,胡志明明确希望遗体火化,骨灰葬于山上,墓地旁设凉棚以供来访者避雨遮阴。

他还希望来访者不必携带礼物,临别时种植一棵树,以绿水青山惠及越南。

由此可见,《人民报》所称“不需火化”完全是伪造,背离了胡志明真实意愿。

遗体处理方式都能被改写,更别说政见与国家发展规划了。

胡志明在世时,一直为越南共产党“反修”事业奋斗,深知中苏争端本质,且总体偏向支持中共。

对东南亚各国,他的外交策略一贯冷静克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怎会有主宰整个印支半岛的野心?

遗憾的是,直到1991年黄文欢去世,越南政府仍未公布更多遗嘱“补充说明”。

这位为越南呕心沥血的老人,究竟为国家未来规划了什么,仍无人得知。

现实却是,1979年2月越南向我国发动侵略战争,我们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仅用不到一个月就攻占了河内。

随后在老山地区,我们与越南进行了长达近十年的消耗战。

当我们国家发展工业、推进经济时,越南却沉浸在战争泥潭。

当我们改革开放时,他们依旧身陷战火。

因此,越南错失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展机遇,今后想赶超大部队,还需付出漫长努力。

如果黎笋公开的遗嘱确实被篡改,如果越南当年能按照胡志明本人的意愿发展,如今的越南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越南共产党电子报》 胡志明主席与他老人家永存不朽的遗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