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驰RTX 5050 魔刃 OC评测:入门级显卡也有高颜值

   2025-07-28 kongyu850
核心提示:GeForce RTX 5050已经在7月1日正式发售。虽然它是一张久违的定位真·入门级的显卡,不存在任何Founders Edition的可能性,但这并

GeForce RTX 5050已经在7月1日正式发售。虽然它是一张久违的定位真·入门级的显卡,不存在任何Founders Edition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NVIDIA的合作伙伴们也会把RTX 5050放在产品线中垫底的位置——比如说我们今天评测的影驰GeForce RTX 5050 魔刃 OC,它就做得有模有样的,是张很讲颜值的显卡。

图片
图片
图片

刃系列是影驰今年新掏出来的系列,分为魔刃和圣刃两款,说白了就是黑色款和白色款,我们此前也评测过不少,比如RTX 5080 魔刃和RTX 5070 Ti圣刃等。因此,对于影驰GeForce RTX 5050 魔刃 OC这张显卡,我们可以说是无比熟悉,很高兴能看见即便在RTX 5050这种定位的显卡上,影驰仍然保留了刃系列的所有设计元素,接下来我们会逐一介绍它们。

图片

就尺寸而言,影驰RTX 5050 魔刃 OC和我们早前评测的RTX 5060 圣刃 OC一样,不算挡板在内,长宽高为304 x 125 x 40mm。仅仅2槽的厚度搭上3风扇的长度让“刃”这个概念无比突出。又因为只有2根6mm热管,影驰RTX 5050 魔刃 OC比RTX 5060 圣刃 OC要轻一点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影驰RTX 5050 魔刃 OC是一张非常方正的显卡。不过纯平的导风罩上,花样依然很多:影驰让磨砂和亮面两种处理方式交替排列,在左侧风扇的那一部分,还做了符文;末端则印有金色的Slogan,还挺亮眼的。

图片

三把环形风扇的尺寸为9mm,7片扇叶。能看到这三把环形风扇的扇叶形状也不像往常那般光滑,而是被分成了明显的三段,给人的感觉就跟导风罩一样硬朗。

图片

来到侧面,从镂空和封闭区域的比例,以及PCIe 8-pin供电接口的位置可以知道影驰RTX 5050 魔刃 OC的PCB是真够短的,甚至离显卡全长的一半还差一点。

图片

在出风口的周围一圈、还有封闭区域的顶部,影驰都做了图案装饰来让这一面不那么单调。不过重点显然是中间的GALAX灯条——和所有已发布的刃系列显卡一样,这个灯条是模块化的,通过磁吸和显卡本体相连接。整张显卡有两个磁吸点,分别是侧面这个,以及尾部的一个,侧面这个不用多说,尾部的那个自然是针对海景房机箱而做的设计,对了,你也可以完全不要这个灯条来打造一台无光主机。

图片

跟侧面相反的是,背部的镂空面积极大,可以让1.5个风扇完全吹透,隐约还能看到里面的两根热管。从这面还能看到PCB其实是不越肩的。

图片

因为核心区域没有镂空,所以背板上还是有充足的面积让影驰放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比如这个分外巨大的BLADE标志,很醒目。

图片

至于视频输出接口部分,就还是RTX 50系的经典配置,3个DisplayPort 2,1b加1个HDMI 2.1b。

图片

影驰RTX 5050 魔刃 OC的散热器真的很长。

图片

PCB部分,核心和显存这里就不多说了,GB207-300核心加4颗三星K4ZAF325BC-SC20 GDDR6显存,都是熟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电是4 + 2相。核心供电PWM位于背面,是AOS的AOZ73004CQI,上方还有用于电源监控的uPI uS5650Q。MOSFET也来自AOS,是AOZ5310NQI-A,可持续输出电流为60A。

图片
MOSFET:AOS AOZ5310NQI-A

图片
PWM:AOZ73004CQI

显存供电区域则在8-pin供电接口正下方。PWM是uPI的uP1666Q,最高支持2相。MOSFET也是uPI的QA3111N6N。

图片
uPI:uP1666Q

这颗丝印为GM102的芯片是用于控制灯光和风扇的。

图片
图片

这套测试平台估计大家已经熟悉到能背出来了,就是锐龙7 9800X3D处理器和DDR5-6000内存、X870E主板的组合。用于对比的显卡还是RTX 4060和RTX 3060这两张。因为驱动还是Game Ready 576.88 WHQL没变,加上主板的影响确实微乎其微,所以对比显卡的数据就直接引用首发测试的了。

图片

和最近的一代x050,也就是RTX 3050相比,由于中间隔了代Ada Lovelace,影驰RTX 5050 魔刃 OC的增幅可以说非常大了,平均达到76%!而和RTX 4060相比的话,可以发现这两张卡差别真的不大,平均下来差距在1%以内。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把影驰RTX 5050 魔刃 OC当成是一张拥有DLSS 4升级的RTX 4060。

游戏测试还是锁定在1080P分辨率这个级别,更高一级的2K分辨率就算了,有点偏离RTX 5050真·入门级的初衷了。不过考虑到DLSS的存在,这张显卡跟2K也并非完全绝缘。考虑到RTX 5050主要是给那些还在使用RTX 3050和RTX 2060等显卡的玩家升级的,这次被测的游戏我们加入了更多网游和竞技游戏,当然也会有3A和光线追踪游戏就是了。

图片

影驰RTX 5050 魔刃 OC比RTX 3050好得多,那是肯定的。以刚刚实装大版本更新的《彩虹六号:围攻X》为例,RTX 3050的平均帧率甚至没有上90fps,而影驰RTX 5050 魔刃 OC轻松地做到了三位数帧率,在3A游戏《F1 25》和《极限竞速:地平线5》中,同样是这样。而和RTX 4060相比的话,影驰RTX 5050 魔刃 OC算下来有它的98%水平,在被测的大部分游戏中,两者的帧率也是相当接近。

图片

至于光线追踪游戏这块,就具体帧率而言,哪怕我们已经降低了部分游戏的图像设定,要这些显卡以原生分辨率1080P去运行它们还是有点勉强的,因此DLSS的功能级别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性能对比方面,影驰RTX 5050 魔刃 OC大概是RTX 4060的92%——毕竟GB207的规模还是小,能做到这样也不错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面说到DLSS 4是决定性项目,并不是开玩笑。看这些游戏的帧率就知道了,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单开DLSS超分辨率质量挡可能还不足以支撑流畅游玩,但只要启用帧生成后,就能拥有一个非常出色的表现。就算是《黑神话:悟空》这样的高硬件需求的大作,影驰RTX 5050 魔刃 OC借助DLSS 4还是能吃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DLSS多帧生成最好还是开到3x为止,因为4x的话,对于敏感的玩家来说,还是会察觉到延迟的。

显卡是在开放式平台上进行温度测试的,测试时的室温为26摄氏度。待机温度曲线记录的是进入系统后的10分钟,满载温度曲线则是3DMark Speed Way压力测试运行10分钟获得。记录数据的应用为GPU-Z。满载时,GPU温度全程低于60摄氏度,这当然不算热。

图片

和之前一样,功耗测试是和温度测试同步进行的,只是记录数据的软硬件换成了PCAT套件而已,又因为数据量太大,图表内展示的是1分钟数据。影驰RTX 5050 魔刃 OC的平均满载功耗为130W,峰值满载功耗为142W(根据记录数据获得)。待机功耗不高,平均下来只有10.21W。

图片

在GPU-Z的Log to File中我们同时记录下了显卡转速情况。满载时,影驰RTX 5050 魔刃 OC风扇转速最高可达到51%,约1578RPM。接着我们把显卡放进了环境噪音小于10dBA的消音实验室,把其风扇还原同样转速,然后在30CM的距离上测试其噪音水平,测得的数据是33.5dBA。和温度一样,这是个不算高的数值。

图片

影驰RTX 5050 魔刃 OC继承了刃系列的所有元素,比如说符合SFF-Ready标准的轻薄外观、充分的表面设计,以及创新的磁吸式灯光模块,这些主打颜值的设计可以让它在一众RTX 5050中脱颖而出,装在侧透或海景房机箱里也不会让人觉得是一张入门级显卡。

图片

至于性能这块,就跟我们之前说的那样,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张支持DLSS 4的RTX 4060。也正因为支持DLSS 4,影驰RTX 5050 魔刃 OC能够做到很多以前入门级显卡做不到的事,比如说在《赛博朋克2077》里面保证画质的同时,帧率还能做到三位数。无论是继续畅玩电竞和网游,还是进一步地探索3A游戏,这张卡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