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看得明白!外卖大战最终的目标,根本不是外卖,你看懂了吗?

   2025-07-28 kongyu760
核心提示:打开手机,外卖平台的红包如雪片般飞来:1分钱的奶茶、3元的汉堡、0元购的早餐……消费者狂欢背后,美团、阿里、京东三大巨头每

打开手机,外卖平台的红包如雪片般飞来:1分钱的奶茶、3元的汉堡、0元购的早餐……消费者狂欢背后,美团、阿里、京东三大巨头每月豪掷250亿元展开补贴厮杀。7月5日,全国单日外卖订单量飙升至2.2亿单——美团1.2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单、京东2500万单,创下历史峰值。

图片

当监管出手约谈叫停非理性竞争时,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互联网巨头每月烧掉200亿,真的只为争夺一份外卖吗?

一、表象之下:外卖只是即时零售战争的入口

这场战争的本质,是互联网巨头围绕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入口的战略博弈。外卖作为最高频的消费场景(2024年用户达5.45亿),实则是撬动万亿级即时零售市场的支点:

图片

美团凭借70%市场份额,已将业务延伸至生鲜、商超、3C家电等30多个品类,其闪购业务一季度非食品订单激增60%,甚至支撑起大家电即时配送。

阿里整合饿了么与飞猪,在重庆、杭州等地试点“特价酒店”入口,将外卖流量导向高毛利酒旅业务,补贴首日非餐订单占比即达16%(约1300万单)。

京东则依托供应链优势,40%外卖用户转化为电商客户,刘强东直言做外卖是为“服务生鲜供应链”。

图片

高频打低频、近场攻远场的战略逻辑已然清晰——外卖是钩子,即时零售是鱼,而整个零售生态才是真正的鱼塘。

二、万亿美元战场:即时零售重塑消费版图

据行业数据,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这块蛋糕的争夺远超出餐饮范畴:

图片

快消品流通革命:王莆中指出,快消品用快递配送“不经济”,美团原计划2026年实现的万亿目标,因当前30%增速将提前达成。核心快消品市场超15万亿元,即时零售渗透率每提升1%,就是千亿增量。

全品类扩张加速:从药品、鲜花到3C数码,即时配送正改造传统电商腹地。美团闪购用户超5亿,90后占比过半;京东依托物流网络在核心城市实现“分钟级配送”。

消费心智争夺白热化:当用户习惯30分钟收到手机,谁还会等三天快递?高盛分析显示,京东获客成本是拼多多2.5倍,而外卖补贴实则是将线上广告预算转化为用户习惯培养。

图片

商业逻辑彻底转变:阿里将饿了么并入电商事业群,美团用“浣熊厨房”标准化出餐流程,京东押注骑手福利——表面拼补贴,实则拼生态协同与供应链重构。

三、虚假繁荣:补贴扭曲下的四方博弈

这场狂欢的代价正在显现。美团高管王莆中直言:2.5亿日订单中“绝大部分是泡沫”。以宿迁为例,补贴期间即时零售订单涨4倍,但堂食18元的面在外卖平台仅售6元,价格扭曲不可持续。

商家沦为牺牲品:奶茶店订单增三分之一,利润却减半;厦门茶饮店因“0元券”遭30%废单,过夜饮品只能倒掉。

图片

骑手在算法中狂奔:南京骑手单日收入达1600元,但劳动强度激增,配送时间从30分钟拉长至80分钟。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京东股价跌20%,美团跌10.3%,阿里跟跌——三巨头市值蒸发折射市场对盈利模式的质疑。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行业根基的动摇。南城香创始人坦言,单日流水增35%却高兴不起来:“产品价格下降后难恢复”。当餐饮品牌苦心经营的价格体系被补贴击穿,整个行业恐陷入低水平内耗。

图片

四、监管亮剑:终结无序内卷的信号

国家五部门约谈三家平台,要求“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绝非偶然。监管的深层考量直指三个失衡:

骑手为赶单闯红灯、商家赔本接单、平台利润越摊越薄——美团每单经营利润仅1.4元,若补贴持续将侵蚀核心业务。

中国巨头每月烧钱200亿时,美国四家科技企业正将3200亿美元投入AI领域。机会成本的错配可能使中国错过技术代际跨越的窗口期。

图片

当“二选一”“独家合作”等策略排除竞争,中小商家与本土服务商被边缘化,行业活力持续下降。

未来的胜负手不再是补贴额度的较量,而是对物流运力、商品特性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能力——谁能把合适商品以合适方式送达,谁就能主导供应链变革的下一程。

这场战争的终局或将如莎士比亚所预示:“残暴的开端必以残暴结束”。但当补贴硝烟散尽,留下的不应是废墟般的行业生态,而是效率革命催生的健康市场——毕竟,中国零售业的未来,不应困在3元奶茶的死循环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